科學時代的因果錄: 東勢杜善人

2013051915:50

轉載

東勢杜善人


好幾年沒有來到大港桐艾特府了,此回乘著參加尖竹汶天聖佛堂落成慶典之便,拜會一位多年未晤面的老友杜兄。

我和杜兄的家人認識已達四代◦他們家族是燒陶業的,從他父親起到杜兄的十多歲孫兒,已是四代人燒陶了◦這裡有一座擁地廿八泰畝的龐大工廠,燒缶製瓷的工具、機械都是現代化,又有廣達五十餘畝廣場,貯積大量泥土原料和等待輸往國外的成品,規模之大,不要說是東勢一帶,泰國境内恐怕沒有可比了。

多年不見面,我們從晚餐後開始座談,更飲了數杯的「工夫茶」。跟我們同來的張兄是泰文報的專欄作家,他對杜兄這家族頗感興趣,要求杜兄談談他的發展史。杜兄也毫無隱瞞地訴說他父親從祖國帶了一隻竹籃,一個竹枕頭,一個老婆和一個兒子「過番」 ,以為三兩年後就會帶妻兒回家鄉。不料在船上遇到二位同鄉,一位姓楊,鄉里人叫他「魚鬼」,一位姓郭,人家稱他「魚怪」。兩人在鄉里都是捕魚出名,由於一同踏上這魚米之鄉的土地,被邀合作捕魚,一直不能回鄉。

杜兄說,他父親當年跟兩位同鄉合作出海捕魚,只合作了三年便散夥,各自創業獨資經營。二十年後楊家、郭家、杜家的事業,已發展到執東勢漁業界的牛耳,各擁有最新型的深海捕魚船數艘;尤其是他父親,更是三人之中的翹楚。也就在這事業發展到最高峰時,老杜的父親忽然宣布結束營業,把所有的捕魚船和二處魚桴賣掉。這突如其來的轉變,不但楊郭兩位好友、所有漁業界的人都感意外,連老杜的妻兒們也感到莫名其妙。此時捕魚業正是日進萬金的黃金時代,無緣無故把事業結束,難道是移民他國?此時祖國正值戰亂,回歸不得啊!

老杜的父親把魚船賣掉後,沒有移民他國,也沒有回歸祖國,而是買了 一大片土地,發展燒击製瓷業。

對於燒缶製瓷,老杜父子全是外行,所幸資金充足,採用日本的先進科技,聘用中國智慧人才,製造仿中國式屋瓦、欄杆、廟宇的裝飾等建築材料。往昔這類產品還沒有什麼人製造,雖不能說孤行獨市,但也呈現一枝獨秀,不到幾年工夫,又賺了不少錢。

雖然投資金額比捕魚業重,資金回籠也慢,但是杜老先生三番兩次,邀請楊、郭二友到家裡用餐,遊說二位轉業,什麼業都可以,就是不要捕魚這行業。楊、郭二友那裡肯聽從,此時不但是泰國海產的黃金時代,楊、郭二友的捕魚業,更發展成國際性,正是叱吒風雲之際,叫他們把日正當中的業務結束,真是天大的笑話,天底下那有這種傻瓜?

杜兄的父親還是勸說他們轉業,理由是這種殺害生命的事業,在窮困沒有其他門路時,借以助己一臂之力,但只可借助一時,不能終身依賴;以他命養活我命,佛說本就不應該。一旦生活好轉,尤其發了財,就不應該再幹下去了。

楊、郭二友那裡會聽信這種話,而杜老卻一併訓誡兒孫,發財後不能忘記報恩,多作布施,把所賺的錢若干比例回饋社會,濟助窮人,並迴向冤親債主,及那些曾因我而死的水族魚類。又再三吩咐兒子,還得盡力勸說楊、郭兩家族轉業,並且還作驚人的預告,說兩家如繼續從事殺業,將來子孫一定會受難,要幫忙照顧他們。杜兄以為父親晚年拜佛太多,腦筋有問題。此時,楊、郭兩家族的財勢,紅透半個東勢,那裡會相信杜老的話。

世事瞬息變化萬千,楊、郭、杜三家族的開山祖相繼歸山,楊、郭二家族也各分枝自立。第二代除了杜兄健在外,其他都英年早世。這二家族的第三代接掌大業,最大致命傷便是這一代人,一出世便坐在金銀堆裡,不知道祖父輩的創業艱難,只懂得花錢享受,根本不懂出海捕魚作業◦

所謂事業看精神,精神一旦疏忽,破失便相繼發生;尤其是討海這行業,三分人力,七分運氣。運氣興旺時,魚蝦自動跳上船;運衰氣敗時,不是水手偷賣魚,便是網捕不到。其他破失像洪水決堤、風浪沉船、水手喪命、海盜劫船,不下幾年之間,楊家一蹶不振,家破人亡。原來楊家第三代有四房,老大老三頂不住四面八方的打擊,眼看偌大的家業相繼失守,精神崩潰,一個跳海自殺。老四鋌而走險,走私毒品,結果被捕終身下獄。只有老三孤軍奮鬥,收拾四個家庭的殘局。最後還是杜兄遵守父訓,照顧楊家後裔三個家的孤兒寡婦,並施捨一塊地,作為老二出家的清修道場。

再說到郭氏家族,雖不像楊家一敗不可收拾,但陸續將祖業變賣,子孫星散到各地,有人曾見郭家子孫在東北部、北部販賣食攤。老杜曾派人多方訪尋,苦無下落。

老杜喝了一口茶,停了片刻,繼續說道:「家父在生時便常說,他已看過太多的操殺生業的人,尤其是捕魚職業,很少有發財超過三代人的(如不轉業的話)。家父說,在未有其他職業時,借助為橋樑勉強可以,一旦轉到其他職業,還得不要忘記布施報答。」所以直到現在,老杜還不忘父訓,對各寺廟購買厝瓦建築裝飾器材,都是半賣半施捨,也有許多寺廟賒賬忘了還。杜兄更常常訓誡兒孫,一如他父親訓誡他一般,要樂善好施;因此,不管認識不認識,一提東勢老杜大善人,大家都肅然起敬。


歡 迎 輾 轉 流 通
宣講勸化 功德無量